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

邏輯思維36_大家都有拖延症



1.所有拖延症的書籍(安排時間表、番茄工作法等)都是胡說八道,治法不靠譜。
2.心理學的底層結構無法用表面手段解決。
3.結構性拖延法。
 3.1想辦把拖延變成一件有價值的事:今天想拖這件事,找一件以前想做的事來做,互相拖延。
4.羅胖對付拖延證的三招:
 4.1把創造性的任務分解成機械性的勞動去完成。
 4.2讓種子飛一會:先把要拖延的東西了解,再去搞其他東西。
 4.3利用群體壓力,比如像是開會,讓自己有群體時間的敦促與壓力。
5.或許拖延症就真的沒辦法:幾百萬年的變化史,人類更看重當下的價值,並非短暫的演化時間可以改變。
6.工業社會加重了拖延症的危害。
 6.1目的到手段又更遠了。
 6.2社會現在的很多目的是被強加的。
 6.3大眾傳播,被塞入的觀念,不正當的想像。
7.解決方法是使現代社會的解體,目的和生命本體更加貼近。